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有什么样的表述?目前至少有三种版本:对外宣传的版本,政府内部的版本和面向中国民众的官方版本。从这三种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真正的发展战略规划、国际宣传策略,以及政府当局想告诉自己人民的是什么。
对外宣传版本是2010年6月10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白皮书形式颁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除了有中文原版外,还有官方英译文本。这份政策文件提出了三个关键点:(一)中国政府将继续加紧对互联网的控制,互联网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属於“主权管辖範围”;(二)中国“保证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和公众了解、参与、听取和依法监督的权利” ;(三)中国为国际商务运作提供安全的环境。这份白皮书并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中国当局已在国际场合多次宣讲过的老调重弹而已。
中国政府内部制定的互联网发展战略,则由中国宣传部高官、主管互联网事务的王晨在2010年4月29日所作的报告中展现出来。王晨这份报告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在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作的。报告阐述了政府在国内“科学,健康和有序地发展互联网”的战略规划和展望, 并带有一份官方的战略计划——其中包括风险评估、行动目标、指挥体制、立法改革的议程 ——以期达到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互联网控制的目的。该报告还强调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在树立正确的舆论引导,“统一思想”,和抗衡“西方媒体的霸权”等方面上所起的作用。
在中国官方看来,互联网的一大麻烦就在於它的开放性:
“只要我国互联网与国际互联网联通,各种境外有害信息就有渠道和手段在境 内网上出现;只要我国互联网对公众开放,网民的各种言论就有渠道和手段在网上反映。”
换句话说,从中国政府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当局把互联网最核心的价值和扮演的首要角色,即作为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和跨越国界的知识传播的工具,和可以把公众团结在一起、具有促进多样化和开放的机制,视为需从战略上加以解决和管制的威胁。
中国官方媒体最初在4月29日报导了王晨的这次专题报告。5月4日,全国人大的官方网站——中国人大网发布了该报告的全文,随后就从该网站上撤下。
5月5日,王晨报告内容被重新张贴在中国政府官方网站上。 可是,这个版本删除了5月4日版本中很大一部分文字。这些被删除的内容清楚地透露了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和监控互联网的具体方案,而且官方只公布了报告的中文版,这表明了中国政府还不准备向民众透露他们是如何计划利用和控制互联网的。
这些被删除的段落主要包括:
尽管中国政府发布了增加政府透明度和明确政府问责制等政策目标,以实现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但上面所指出的这些删节却表明政府当局对一个享有更充分信息来源的公民社会的担忧,和对热点问题,如落实网络论坛坛主实名制和网络BBS身份实名验证的公开辩论和抵制所带来后果的焦虑不安。
虽然5月4日发布的王晨报告随后就从官方网站撤下,但截止到2010年6月15日,仍有几家大陆网站上转载的王晨报告躲过了网管审查。王晨报告的全文原稿还可以在包括安徽省安庆市政府网站市民论坛的一些网页上找到。
王晨报告稿的命运或许暗示了中国当局内部斗争的结果:信息一经上网,想要再收回来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正如当窗户被打开后,要把进来的新鲜空气以及不可避免飞进来的苍蝇再赶出屋外一样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权向读者提供5月4日中国人大的官方网站发布的王晨报告版本的英文译文;5月5日官方版本中被删除和新增的内容也一并标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