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时政述评

不要再无节制地刺激中国人的梦想了,也不要妄称“中国崛起”,那会把中国变成一个疯子。中国经济进入世界前二位其实只是一个幻象,中国经济的实际质量很低,充其量只是世界金融的试验场,有一天浮云散去,你会发现留在中国大地的只是经济的废墟。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最近开了一个讨论会,主题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使命」,会议显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动向:很多学者和官员对改革现状相当不满甚至悲观;纪念「改开」40周年官热民冷。官方宣称要隆重纪念,老百姓反应则很冷淡;「改革已死」几乎成了社会共识。
事实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就要看与谁结友、与谁为伍、与谁同行,这是历史的大道理,而不是小儿的过家家。对于中国来说,中美贸易摩擦绝非好事,从中国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不应当只顾眼前的进退得失,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态度和政策,而应当做出必要的让步,以便达成妥协,尽早结束争端,改善外部环境。
改革本来就难。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改起来更难。但是拖延改革,不是出路。改革不但要跟腐败或溃败赛跑,还要和越来越年轻的社会主体的期望值赛跑,并有能耐把大量法外世界的活动,吸纳到体制里来。在这三个方向上,要是跑不赢,大麻烦在后面。否则,越来越多的人另起炉灶,“不和你玩了”,那才叫最大的制度失败。
作为中国人,看到习近平越来越陷入强人治国的困境,很难不去想的一个问题就是,习近平不可避免的失败,会不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巨大灾难?我认为马云这个决定如果不是一个纯粹象征性的选择,而是具有实质性的选择。统治者认识到,他们不给马云一条出路,对自己并不利。
自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美中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糟糕。如果届时双方未能达成某种协议,未来数年甚至会更糟。现在贸易战的硝烟中,已经清晰可见。如果修昔底德本人在观战,他可能发现,双方都在按照各自剧本加速推进,而引发的碰撞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历史的钟摆”将会出现何种状况?这是一个天大的问号。
中共的政治宣传模式正在产生变异:从硬性洗脑变为软性洗脑,以党媒对抗“自媒体”,贯彻党对全媒体的领导。在这种变异中,保持独立思考能力,保持对执政者的清醒头脑,显得格外重要。
这一次美国人终于明白了:接受中国人的承诺必须附带惩罚措施,否则没有意义。所以这次贸易战的目标,就是改革中国的司法体系,使得经济附带上法律保障,才是可以接受的市场经济,也才可能是公平的贸易。
习近平急于用“中国价值”比拼普世价值,用一党专制+权贵资本主义的“中国模式”与宪政民主+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模式一争短长,中国的国际角色便从邓江胡时代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政经秩序的投机取巧者、搭便车者,变成了国际政经秩序的破坏者、挑衅者。如此一来,中美关系走好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变得不可收拾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了。
不难想象,习近平对那些批评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精英们的打击绝不会就此止步。人们不妨回顾一下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前因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对1962年批评他的人进行反攻。基于这一点,如果中国政治继续急剧左转,再次出现文革似的风暴,人们不应该感到意外。

页面

订阅 时政述评
错误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错误

网站遇到了不可预知的错误。请稍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