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搜索表单
搜索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Main menu - CS
关于我们
呼吁工作
媒体
公民广场
文章选登
中国人权每日简报
中国人权出版物
资料库
专题焦聚
六四概述
香港
中国与联合国
人权捍卫者
709大抓捕
厦门聚会案
长沙公益仨
女权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王力雄:纪念嘉日·洛珠坚赞(图)
我没有想到嘉日·洛珠坚赞先生会这么早去世,他比我大不了几岁,照理说应该还有时间。谈判过程总是要走的,弱势一方不把各种和解之路都尝试遍,总是会后悔错过了和解机会。而长达七年的无果谈判,正让人认识到实际上不存在这种机会,才会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由自己来承担全部努力,不再期盼对方的恩赐。
2018年11月01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民主和政治改革
王德邦:深切缅怀北师大绝食志士曹守礼先生(图)
1989年中国涌现众多爱国反腐的民主志士,他们为民请命,舍命一搏,有多少人因此陨命,有多少人留下残疾或落下病根,但他们却默默无闻,然他们的高贵品德,堆砌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最值得后人特别记取。 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89届学生曹守礼先生当入此列。
2018年10月24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人物
苏晓康:从罗湖桥出走的余英时——他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图)
余英时从没有乡愁,到晚年常说一句话:“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那丛林中的余府,后来竟门庭若市,访客络绎不绝,无论天涯海角,名士布衣;大陆从政府到学界,常常有各层级的人物希望造访余府,其间自然少不了安徽乃至故乡潜山的“父母官”们,竭尽全力邀请他衣锦还乡,却从未如愿。
2018年10月12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人物
许万平(重庆):狱中文稿四篇——纪念母亲逝世五周年
十月十日是我母亲逝世纪念日。母亲去世后,当局残酷地剥夺了我回家安葬母亲的基本人权,致使我对此而抱憾终生!值此母亲逝世五周年之日,特将五年前我在监狱时所写的一系列悼念母亲的书信文稿整理发表,以深情缅怀生养我的母亲。
2018年10月10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异议人士
许万平
资中筠:斗室天下开篇致读者
同名公号被屏蔽后,引起许多读者关切,还有人问资老师是否还活着。现在可以告慰诸君,我安然无恙,毛发未损。我原来懒得起别名,坐不改名立不改姓,就用实名。但是如今原来的同名公号被迫放弃,只得另起新名,以"斗室天下"为新公号名。再次祝贺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8年09月28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思想争鸣
欧阳小戎:最后的儒与侠——安宁与罗志峰(图)
安宁和罗志峰仍在郑州过着他们被边缘化的生活,全中国像他们一样的人不知有多少,他们曾经努力去牺牲自自己,他们散落在全国各地,以其高傲的人生,为我们的时代挽回着最后的名誉。
2018年08月30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政治犯
何德普:怀念好友刘晓波(图)
以我对刘晓波了解,他实在又肯助人,行为低调又很执着,是个有思想敢担当的硬汉子。尽管我们交往不多,但我对他一直心存敬意:不畏权贵写作,为平民百姓奋笔疾书,他的文稿基本上都在海外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每篇文章均把问题说得透彻,阅后令人有激情、舒服、到位、文如其人的感觉。
2018年08月29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异议人士
刘晓波
欧阳小戎:民主阵营中陈卫、陈兵兄弟(图)
陈卫、陈兵系同卵双胞胎兄弟,无论正面、背影、侧面、坐立行走的姿态甚至举手投足都一模一样。尽管各自成家,兄弟二人仍不由自主选择同样的装束,点同样口味的饭菜。最重要的,是这兄弟二人信奉同样的价值理念,有着心有灵犀的共同追求。
2018年08月23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异议人士
陈卫
沙叶新:粪土当年郭沫若(图)
只是到了晚年,在一个新的体制之下,使得青年郭沫若颓然老了,真正的老了。他最为人诟病的是他的獨立人格的缺失,自由精神的消亡:是他的歌功颂德,谀毛媚上;是他的逢场作戏,紧跟风向。
2018年08月08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人物
朱大可:幸遇先生沙——谨以此文悼念沙叶新先生(图)
早在学生年代,我就是他的粉丝,后来有幸成为他的朋友,但仍然是他坚定不移的粉丝。毫无疑问,沙叶新不仅贡献了杰出的戏剧作品,还贡献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就我而言,重要的不是表达人生无常的哀痛,而是要用心守护他的精神遗产。
2018年08月08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人物
页面
« 第一页
‹ 前一页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