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新余三君子”案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法院宣判。维权人士刘萍和魏忠平两人被法院以“寻衅滋事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利用邪教破坏法律实施罪”判刑6年半,李思华被以“寻衅滋事罪”判刑3年。
判决结果一经公布,海内外便舆论哗然,各界人士纷纷谴责新余当局这种倒行逆施的违法行径,认为“三君子”获刑绝非依法判决,而是政治构陷的结果。宣判当天,一大批外地维权人士前往新余,一齐举起“自由刘萍”的标语表达对这种判决的不满和愤怒。推特上、异议圈聊天群组中,抗议之声亦是不绝于耳。
虽然“三君子”案受到民间和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但是,在中国国内,尚无一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在微博等环节,相关议论也多被删除或屏蔽。非常明显,此案属于政治性的敏感案件,从“三君子”被抓捕一直到被判刑,相关“罪证”和罪名都完全经不起推敲,一旦国内对此舆论开禁,官方将陷入被动,到时候关放两难。
刘萍等人于去年4月被捕,迄今为止,此案已经延宕一年有余,按照中国的法律,这属于超期羁押。从法院的判决内容看,此案的案情并不复杂,为何需要这么久才尘埃落定?显然,是因为“三君子”的“罪证”太单薄,官方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做到似乎能自圆其说。
在“新余三君子”当中,刘萍是唯一的女性。众所周知,在中国,敢于向独裁专制叫板的女性与男性数量相去甚远。刘萍能够做到大智大勇,巾帼不让须眉,使得她在“三君子”当中最为引人注目。刘萍在被逮捕时的涉嫌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之后却被几易其“罪”,最后是三罪并罚。由此可见,当局为迫害她,牵强附会,对她强加三项罪名。
魏忠平、李思华跟刘萍一样,也是优秀公民,因维护社会公义,而让当局恼怒,因而获“欲加之罪”。“新余三君子”案让我们看到了当局迫害、整人的陋习正重新发扬光大。
该案庭审“三君子”委托的6名律师当中,唯有北京律师周泽到场。不是其他律师不愿出庭,而是法院有意未及时通知他们。庭审从当天上午9点开始,过程十分草率,完全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走完庭审程序,便匆忙宣判,如没有给当事人和辩护人说话的机会,而一大批意欲旁听者也被阻挡在庭外。
从更换罪名,到故意甩开辩护律师,以及不允许公众旁听,新余当局非常清楚,对“三君子”的审判从法律上讲站不住脚,不得民心,难以服众,于是只能强加罪名和暗箱操作。
早在中共“十五大”时,当局就曾提出依法治国,然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法治程度每况愈下,从“新余三君子”案观察,到现在已经完全没有法治可言。习近平登上大位时,曾豪言壮语,许诺依法治国,履行宪法。然而事与诺违,其上台后,中国的法治每况愈下。许志永等人倡导的新公民运动是最温和的民间公义运动,他们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建设派”,然而他们却遭到全盘镇压。今年年初,许志永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被判刑4年;4月,赵常青、丁家喜、张宝成、李蔚又以同样罪名分别被判处1年半至4年徒刑;郭飞雄自2013年8月被捕关押至今。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参与新公民运动而被拘捕或判刑者已经达到了几十人之多,仅在北京,就曾一次抓走10名要求官员财产公示的义士。
就在“新余三君子”案宣判前三天,官方的新华社发文称中国选择六省市试点司法改革,剑指司法“顽疾”。御用学者为此造势时称,此举将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但“三君子”的确获刑,让人感觉到,当局所谓的司法改革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在继续抓捕和宣判良心犯的状况下,谁敢相信此司法改革能让中国向法治社会靠近?事实上,在一党专制的大环境下,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执政思维下,所谓“司法改革”绝不可能走向法治。
新公民运动虽然遭到重创,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在互联网的促动下,大批新面孔走上自由、民主、人权之路。
“三君子”被判刑后,他们的家人并未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公开表达正义之声,可以说这对刘萍等陷狱者是莫大的抚慰。刘萍的女儿廖敏月表述:“这次判决不是三个人的悲剧,是三个家庭的悲剧,也是中国法制的悲哀。”她在对人权组织“中国人权”的采访中说:“我要告诉大家,推动中国民主宪政是大家的事,不能再保持沉默,我们一定要支持他们,一定要站起来,拒绝冷漠!”魏忠平的弟弟魏忠华对该审判嘲讽道:“今天外面全是便衣,整个市警察全出动。开个庭,宣个判,搞得鬼鬼祟祟,风声鹤唳,如临大敌,那点自信,那点度量,那点作为,哪像个执政的政府,哪像个八千万的世界第一大党?简直像个小偷!”
刘萍、魏忠平、李思华三人在过去的几年中积极参与民间的维权活动,曾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加人大代表选举。在上街要求官员财产公示之前,他们其实就已经被新余当局视为眼中钉。在没有法治、维稳第一的中国,他们锒铛入狱乃是必然命运。法院对他们的判决无异于为他们加冕,让他们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英雄豪杰。
“新余三君子”获刑,网络上一片谴责之声。维权网的声明认为:“在该案的审判过程中,当局不仅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也违反了《宪法》、《选举法》、《刑诉法》等多条中国的法律法规”,其“给中国社会制造恐惧,扼杀民间对改革的期待与努力,扑灭中国和平转型的希望。”
除了民间的抗议之外,海外媒体和国际组织也高度关注。美国之音、BBC、德国之声、自由亚洲电台、法广均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判决当天,“中国人权”报道说:“中国当局虽然声称反腐倡廉,但却对以行动起来响应的民众进行严厉打压。今天的判决是自2013年镇压新公民运动以来最重的判刑”;“国际特赦”组织形容这起判决“荒谬”,并敦促当局即时无条件释放“三君子”。
许志永曾经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简单的、公平正义的、建立在良心道德基础上的自由幸福的社会,一种以公共服务为宗旨的现代文明政治。从重判“新余三君子”等新公民运动参与者来看,中国离此还很遥远。在官权继续侵犯人权,并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公民力量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大的韧性才能度过这历史难关,实现涅槃重生。
2014年6月22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34期 2014年6月27日—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