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中國的發展戰略未使主要少數民族受惠並掩蓋了對其壓制

2007年04月25日

[MRG Report Cover] 國際少數民族人權組織中國人權在今天聯合發布的報告中指出,被贊為使中國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受惠的中國大規模經濟發展戰略,實際上卻使蒙古族,藏族和維吾爾族人被排斥,進一步被邊緣化,並掩蓋了對他們的壓制。

這份題為"中國少數民族:被排斥,邊緣化和矛盾深化"的報告研究了中國的民族自治制度,指出這一制度雖然宣稱保証少數民族的自治權,但實際上卻起到了對少數民族排斥和控制的作用。自上而下的經濟發展政策導致了對少數民族的日益排斥,並屢屢侵犯其公民和政治權利。這種情況在內蒙古,西藏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尤為突出。

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並未使少數民族受惠,其作用是在落實政治性的政策目標:獲取資源,通過人口遷移達到同化目的,以及實現軍事化。

在目前對中國整體人權狀況的討論和評估中,這三個少數民族群體的處境是被嚴重邊緣化,這肇因於歷史健忘症。
中國人權執行主任譚競嫦

報告中的資料有多種來源,包括西藏難民,學生,農民,生意人,失業者,前政治犯和非政府組織人士,同時也參照了中國的法律,官方文件和出版物。

中國人權執行主任譚競嫦說:"在目前對中國整體人權狀況的討論和評估中,這三個少數民族群體的處境是被嚴重邊緣化,這肇因於歷史健忘症。"她補充道:"胡錦濤主席在他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的時候,主持鎮壓了要求西藏有更多自治權的示威抗議活動,這是不能被遺忘的。"

國際少數民族人權組織中國人權指出,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和實踐不僅沒有幫助中國政府當局建立其提倡的"和諧社會,"而且對建立真正的社會和諧和穩定具有破壞作用。和諧社會必須建立在平等和可持續發展,尊重宗教和文化自由表達的基礎上。

"中國必須提供真正的自治,確保少數民族在與他們有關的決策制定中確實有參與權,"國際少數民族人權組織預防沖突官員格雷說,"中國政府必須確保少數民族公平地分享由國家快速發展所產生的利益。"

中國必須提供真正的自治,確保少數民族在與他們有關的決策制定中確實有參與權。
國際少數民族人權組織預防沖突官員格雷

這份報告的發表正值北京主辦奧運會前夕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升高,以及中國本身希望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之際。中國人權國際少數民族人權組織認為,中國要成為國際社會受尊重的一員,必須遵守其國際義務,切實保護並提升少數民族的權利,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

這份報告還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敦促政府在制定政策中具有更大的透明度,保証少數民族享有廣泛的政治參與,公平發展和文化認同的權利。

欲了解更多的信息或採訪以上兩個組織的代表,請聯絡:

Emma Eastwood (國際少數民族人權組織, 倫敦), +44 (0)207 4224205 (office) , +44 (0)7989 699984 (mobile).

Stacy Mosher (中國人權, 紐約), +1 (212) 239-4495 (office).

Carol Wang (中國人權, 紐約), +1 (212) 239-4495 (office).

Roseann Rife (中國人權, 香港), + 852-2710-8021 (office).

錯誤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錯誤

網站遇到非預期錯誤。請稍後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