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反對強征土地建高污染車間,廣西五名村民明日將開庭受審

2006年12月04日

中國人權獲悉,五名因反對在居民區附近建造高污染化工車間的廣西大新縣村民,被以“涉嫌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起訴后,其案將於明日(12月5日)在大新縣法院開庭審理。



2005年8月,大新錳礦與中信集團合資,成立了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總投資八億人民幣,集採礦、選礦、冶煉、加工於一體,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錳業集團之一。為追求更高利潤,該公司在距村民居住地不到100米的地方投資建造二氧電解錳車間。今年6月27日,上千名村民到工地靜坐抗議,阻止具有高污染的錳礦化工車間的施工,村民們還同時到鎮政府,向領導反映情況,申訴土地被無償征用的事實。警方為此出動了數百人,將十多名村民抓捕。數日后,莫錦林、覃河靜、何忠干夫婦等人被釋放,但下雷社區主任黃金、莫振生、莫振寧、覃河山、許裕高等五人卻於7月27日被以“涉嫌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正式逮捕。



大新錳礦建於60年代末,地處中越邊境56-58號界碑結合處的廣西自治區大新縣下雷鎮的逐更村。這裡有三個自然村,環境優美,山青水秀,貯藏著豐富的錳礦資源。 “三村”原有住戶146戶,共964人,土地總面積近三萬畝,其中有耕地、果園、經濟林地和一部分沒有開墾的荒蕪山地。自開採加工錳礦以來,廢水被直接排入河流,致使河水無法飲用,給當地村民造成極大的傷害,更引致當地村民罹患多種疾病。



1995年以來,大新錳礦在“三村”外約3公裡的縱深峽谷內,陸續建設了九個污染嚴重的冶煉廠、硫酸錳廠、錳錠廠。這些工廠帶來的粉塵、有害氣體和噪音,嚴重污染了“三村”村民的生活環境。礦山的建設還造成逐更和布康兩個自然村的道路房屋被水淹沒,不少村民被迫遷入受到嚴重污染、被鑒定為D級危房的房屋內暫時居住。



1988年大新錳礦單方面召集部分村民宣布“三村”劃歸礦區管理,以“農轉非”為誘餌,在沒有簽訂征地協議書、沒有征地公告或告知書、沒有支付土地補償費、土地安置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的情況下,將包括耕地、石山、林地、柴草地、荒地、河流、公路、便道、池塘、宅基地等總面積為近3萬畝的“三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無償劃歸大新錳礦管理使用。即便如此,17年來,大新錳礦並沒有兌現分期、分批妥善安排三村“農轉非”人員私有住房的承諾,大部分村民依然在“自己”的耕地上種植玉米、紅薯、蔬菜以維持生計。



鑒於以上現狀,2006年2月15日,“三村”居民在致中信公司《關於大新錳礦佔用原逐更“三村”集體土地問題》的告知函中要求:“大新錳礦必須補辦佔用土地的征用事項;要求大新錳礦按合法程序征用‘三村’的全部土地,解決因失去土地的村民權益造成侵害的相關事宜;大新錳礦與中信集團合資后,新的合資公司須承擔因原大新錳礦違法佔用‘三村’土地而造成的法律責任,並會同政府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中國人權譴責廣西大新縣地方當局逮捕黃金等五人,因為這剝奪了他們作為公民和平表達意見及批評政府的權利,而這些權利是受到國際法和中國法律保護的。中國人權執行主任譚競嫦指出:“對他們進行起訴,目的就是為了壓制民眾提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但利用刑事起訴達到禁止民間發聲的政治目的,同樣也將削弱政府獲得解決污染問題所必需的重要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