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兩會”——十八大前中國政局觀察(五)

2012年03月16日

中國的“兩會”早已失去參政議政的功能,淪為當局的橡皮圖章。不僅如此,近年來“兩會”與時俱進,已經不僅限於“人大代表舉舉手,政協代表拍拍手”,而是成為一場奢華的政治版“春晚”,任由富豪炫富。今年則更甚,代表們輕裘寶馬,渾身珠光寶氣,手上戴著24萬元的手錶,腰上繫著價值萬金的腰帶。這與普通民眾日益艱難的生活現狀形成強烈反差,引起民間輿論的強烈抨擊。

當局一面號召民眾學雷鋒,另一面卻放縱奢靡之風,是在自打耳光。不過,當局這樣做實有不得已的苦衷:一是營造太平盛世景象,掩蓋已經逼近全面爆發的社會危機;二是轉移民眾視線,緩和王立軍事件對政局的衝擊,穩住十八大的陣腳。為此,官方新聞發言人有意放煙幕彈: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會有新的進展,誤導輿論,緩和社會不滿;而實際上毫無改革之意,繼續堅持一黨體制的剛性維穩,執意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中第73、83條款,使“秘密失踪”合法化。

但是,當局的意圖只是一廂情願。王立軍事件仍然成為“兩會”期間輿論關注的焦點,人大代表公開提出要盡快公佈王立軍案件的調查進展。薄熙來的一舉一動更是受到媒體的密切注意,風頭勝過溫家寶。在包圍美國領館的問題上,重慶、四川兩方各說各話,互相拆台。重慶人大代表張明渝因準備在京舉報王立軍的貪腐,被重慶警方先下手為強,把他秘密押送回重慶,家屬報案根本無人受理。

王立軍事件事發已經一月有餘,當局仍沒有給出一個交代。原因在於王立軍事件涉及最高層的權爭,直接牽動十八大人事格局中太子黨和團派兩派勢力的平衡,而且事關今後由誰來主導政策走向。為此,當局陷入兩難之中:如果嚴肅處理王立軍,勢必牽出薄熙來,薄如負隅頑抗,爭個魚死網破,十八大就會破局,這是同在一條船上的黨內各派難以承受之重;而如果把王立軍輕輕放下,那麼今後黨內鬥爭就不再有任何底線,只會更加血腥殘酷,因為王立軍開了一個先例,其他人就會起而效尤。可以預見,今後將國無寧日,在黨內權爭中已經不會再有人信守“顧全大局”、“相忍為黨”那一套,“鬥而不破”的局面將不復存在。這將成為當局無法擺脫的惡夢。

當前,中國已經成了一個火藥桶,危機四伏。面對各種激化的社會矛盾,當局的剛性維穩也已捉襟見肘,難以為繼。如果不從根本改變黨國體制,只是修修補補,或放風“改革”來忽悠輿論,是枉費心機,無力回天。如果當政者真有意改革,請從廢除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中有關“秘密失踪”的條款開始。這是檢驗真改革還是假改革的試金石。現在,當局已經通過刑訴法修正案,把“秘密失踪”合法化,中國官場大大小小的官員要注意了,中國的法律不會保護你們,有朝一日你們有難,難免落得和王立軍一樣的下場,到那時再後悔就晚了;而這次胡溫任期內最後的一次“兩會”也因把“秘密失踪”合法化而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錯誤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錯誤

網站遇到非預期錯誤。請稍後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