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的龍年,民間傳統認為龍年不利,往往是凶年。對執政的共產黨來說果然如此。王立軍一腳邁進美國領館後,在北京政壇引起軒然大波,本來有望在十八大進入常委的薄熙來一夜之間淪為階下囚。當局為如何處理薄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黨內高層內鬥激烈,陷入六四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之中。
事情鬧到這種地步,固然與薄熙來是當代奸雄和巧偽人有關,但還有更深廣的社會背景,是多年來積累的各種矛盾在十八大前的大爆發,是中國各種政治力量的一次對決,而互聯網則為此提供一個平台,使這齣戲演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連好萊塢的大片都相形見絀。互聯網成為參與博弈的各派力量爭奪的要地,紛紛在網上爆料,引導輿論,力圖把事態導向有利於自己的一方。與此同時,廣大民眾也積極參與圍觀,人自為戰, 轉發各種消息,發表自己的看法,各種傳言不脛而走,輿論洶洶,使當局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左支右絀,一籌莫展。
當局對此十分焦慮恐懼。據報導,中共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最近聲稱,中共存亡取決於能否打贏這場網絡之戰。他在3月底在一個講話中說,我們已經處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正面臨著一場嚴峻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戰場就在互聯網,如果我們失敗了,共產黨一定會下台”, “要不惜任何代價,打贏這一場戰爭! ”他還下令對在網絡上散佈“謠言”者要嚴查嚴打,從重處理。
周永康這番露出末日心態的表白,當然與他本人目前流言纏身的處境有關,但也說明網絡民意已經成為挑戰當局的心腹大患。共產黨當政已經60餘年,管治社會的手法還是靠當年打天下的兩個法寶——筆桿子和槍桿子。槍桿子是維護黨國體制的最后防線,雖然有效,但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能使用,因為一旦失靈,共產黨的江山就會頃刻坍塌,所以,當局平時主要是靠筆桿子,用灌輸和封殺兩手對輿論進行控制。
然而,互聯網橫空出世,使“老革命遇到新問題”。這些年來,當局為了管製網絡輿論,已經花費巨資,投入大量人力,但收效不大,令其十分頭疼。其實,在這次薄王事件中,網上流傳的所謂“謠言”,大都出自體制內各種勢力爆料,而且事後證明是其中不少是真相。難怪有網友調侃說,所謂謠言就是“遙遙領先的預言”。即便是某些確屬謠言,究其原因,也是由於當局黑箱作業,遲遲不敢公佈真相的緣故,提供了滋生謠言的溫床。
自由表達是人類的天性,而互聯網則是專制的天敵,切中獨裁者的命門。正如中國網友所說“互聯網是上帝送給中國人的一份最好的禮物”。當局與其逆時而動,惶惶不可終日,不如放下屠刀,從根本上改弦易轍,啟動政治改革,對公共事務開放透明,讓民眾享有知情權。否則,當局的一切所作所為,就如同唐·吉珂德與風車作戰一樣,徒勞無功,最終注定要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