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鎮什邡的官員絕對想不到他們的開工典禮竟然導致瞭如此壞的惡果。但是,既然他們當初認為沒必要讓老百姓知道這一計劃、沒必要就此展開公開討論就悄悄批准了這個價值16億美元的鉬銅多金屬加工項目,那就只能責怪他們自己了。
2012年6月29日,一些當地村民偶然撞見一個慶祝儀式,整個事情在那一天急轉直下。好奇的市民被騷動吸引,試圖擠到更近的地方以便看得更清楚,但他們被特警阻擋。不過人們不必走得太近,就赫然可見高處懸掛的“四川宏達”的名號和“開工典禮”的白色大字,以及下面坐著的長排笑容滿面的政府高官和企業高管。
地方官員後來稱,這家由四川宏達興建的工廠,將給這個城市衰弱的經濟注入強心劑,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有助於這個因2008年四川地震而遭受嚴重損失的城市盡快恢復元氣。四川宏達是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中國最大的鋅錠及化學品生產商之一。但是,村民不相信。他們擔心這家冶煉廠可能會給全鎮43萬人民帶來潛在的污染和對健康的威脅。
有關環境污染的消息和對此產生的恐懼,迅速在全市各社區擴散。 6月30日,有少數市民聚集到市政府,要求停建這一項目。 7月1日,數千人走上街頭,來到市政府前面,人群與警察和特警發生面對面的衝突,並演變成時有暴力行為發生的長達3天的抗議活動。
7月2日,什邡市委市政府官方網站“什邡之窗”刊登了一篇標題為《冷靜,是我們幸福的需要》的公開信,把抗議事件指責為“別有用心的人包藏禍心、捕風捉影地宣傳該項目,鼓動不明真相的學生集訪中共什邡市委,引來群眾圍觀”,並稱“不要迷信紙老虎,他們心狠手辣只會輸送動亂”。
村民們很清楚他們必須把消息傳播到外界去,而這正是事件向著有趣方向發展的轉折點。熟悉互聯網的中學生,即“90後”一代人,加入到抗議的行列中,他們運用多年來在與朋友的聊天中磨礪出來的技能來傳播抗議的消息。
“我們在互聯網上開闢了幾個聊天室,從一開始就呼籲更多學生來參加”,16歲的學生高陽(音)告訴官辦的《環球時報》;他和他的同班同學參加了抗議活動。
這些學生並沒有僅限於使用互聯網,他們也用了傳統的抗議活動方式。他們發傳單、製作抗議標語和體恤衫。 7月1日晚,數百名“90後”學生聚集在市政府大樓前示威。第二天,學校威脅要開除參加抗議活動的學生,他們並未被嚇住。相反,數百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起再次參加抗議。抗議者說,在什邡約有20人被警方拘留,其中多數為學生。市民們得知有學生被拘留後,數千人來到市政府外列陣抗議,要求釋放被拘學生。
博客上有一張照片,上面是街上的一張大標語,寫著:“我們可以犧牲,我們是90後! ”
中國一些很有名氣的作家和博主也加入聲援活動,使什邡抗議活動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動,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韓寒,他的粉絲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博主的都多,還有犀利的評論家李承鵬和法律學者蕭瀚,他們尖銳的文章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
這些年輕學生幹得非常漂亮。儘管當局竭力刪貼,到7月3日,什邡抗議活動在網民最多的中國推特——新浪微博上,已經成為被搜索最多的名詞。在互聯網上對那一天的搜索,可以看到很多照片,有被催淚彈煙霧籠罩的憤怒人群,有市民跪求特警撤離,還有揮舞警棍的警察在街上驅趕抗議者,以及男人、女人甚至小孩流血的場面。有一張照片是一名年輕警察對著一名外國攝影記者伸出中指,表示輕蔑的樣子。
在人們環保意識不斷提高的當下,這些震撼人心的照片、視頻、報導觸動了中國各地民眾同情的心弦。各地網民立即轉貼這起事件的各種消息,加上他們自己的支持性評論。外國記者馬上趕到這個小鎮,有關什邡抗議活動的新聞傳遍全世界。
與最近發生的其它事件不同,不知什麼原因,政府的審查機構並沒有刪除這些帖子、照片和視頻。有專家猜測,可能是政府有意讓市民以某種方式出出氣。他們所做的確實就是這樣。
結果當局犯了一個策略性的錯誤。根據“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的數據,7月1日至4日,新浪微博上有大約525萬個帖子中包含“什邡”這個詞,其中有圖像的有40萬個,有視頻的有近1萬個。搜索一年前的同一時期,“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發現新浪微博上只有300個帖子中含有“什邡”這個詞。
在全世界對什邡的關注下,四面楚歌的政府作出了讓步。 7月3日下午,舉行開工典禮後僅4天,什邡政府在其官方微博上貼出了一則告示。
什邡市委書記李成金說:“停止該項目建設,什邡今後不再建設這個項目。 ”
他表示,這一決定是對公眾的關切作出的回應。 2012年10月,李被免去什邡市委書記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