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法律制度

劉曉波 2005 國家由它的民眾構成,民眾是一個國家的主體,也是國家主權的來源和國家利益的擁有者。在一個合理的政治制度下,政治權力來自民眾的授予,政府靠民眾血汗養活,政府或執政黨僅僅是國家的公僕而非國家的主人。政府必須真正地而不是口頭地把民眾當作衣食父母,而把自己當作民眾公僕。所以,政府的首要職能是善待自己的人民和提供公共服務,無論是權力和國家財政,都必須做到“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政府所代表的國家利益必須具體化為民眾的利益,最終具體落實為個人的安全、財產、自由和民主等諸項法定權利。 總之,尊民愛民、特別是尊重和保障民眾用和平的方式置疑、批評、甚至反對政府決策的權利,...
劉曉波 2006 [English / 英文] 後毛時代的中共政權,雖然獨裁依舊,但並不狂熱,而是理智的獨裁,越來越精於利益計算。特別是六四大屠殺後,任何努力都無法緩解中共意識形態的急遽衰落,加上跛足改革帶來的惟利是圖、普遍腐敗和兩極分化,更使政權的合法性危機雪上加霜,以至於,即便是獨裁化民族主義的煽動,也無法真正凝聚民意民心。所以,中共維持政權的主要方式只能乞靈於經濟高增長和利益收買。沒落的帝制傳統、腐朽的拜金主義和垂死的共產獨裁相結合,演化為那種最壞的掠奪型資本主義和現行的灰色統治方式,極端機會主義的統治也使今日中共獨裁呈現出模糊多面的特徵。
2008年12月9日 一、前言 今年是中國立憲百年,《世界人權宣言》公佈60週年,“民主牆”誕生30週年,中國政府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0週年。在經歷了長期的人權災難和艱難曲折的抗爭歷程之後,覺醒的中國公民日漸清楚地認識到,自由、平等、人權是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民主、共和、憲政是現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構。抽離了這些普世價值和基本政制架構的“現代化”,是剝奪人的權利、腐蝕人性、摧毀人的尊嚴的災難過程。21世紀的中國將走向何方,是繼續這種威權統治下的“現代化”,還是認同普世價值、融入主流文明、建立民主政體?這是一個不容迴避的抉擇。
[English / 英文] 言論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English / 英文] 京一分檢刑訴[2009]247號 被告人劉曉波,男,1955年12月28日出生,身份證號碼:210203195512285575,研究生文化,漢族,無業,戶籍所在地: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八一路青春街一干5號樓,住北京市海淀區七賢村中國銀行宿舍10號樓1單元502號。1991年1月因犯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被免予刑事處罰;1996年9月因擾亂社會秩序被勞動教養三年。因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於2008年12月9日被北京市公安局監視居住,經本院批准,於2009年6月23日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 北京市公安局對本案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劉曉波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一審辯護詞 [English / 英文]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劉曉波 2006 [English / 英文] 中共黨魁胡錦濤首次正式訪美,依然沿襲六四以來對美外交的低調務實,意在保持穩定的中美關係。為減少中美貿易逆差,中共送上162億美元的大訂單;為安撫美國對知識產權問題的關注,胡錦濤到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家做客,在訪問微軟公司時高調重申保護知識產權;為了緩解美國對中共管制匯率的強烈不滿,中方承諾將越來越靈活地處理匯率;胡錦濤在美國一系列演講中均表示:中美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堅實的合作基礎,肩負著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責任,一個健康穩定、不斷發展的中美關係,不僅造福兩國人民,而且有利於亞太地區以及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同時,...

頁面

訂閱 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