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聯合國

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今天在人權理事會第31次會議上的發言中,指責“西方國家以人權、人道為幌子推行新干涉主義”。他還警告人權理事會不要被用作“將人權問題政治化”的工具,以免重蹈其前身、信譽掃地的人權委員會的覆轍。(見於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的官方網頁 ) 中國的指責是在人權理事會會議上對中國人權狀況提出緊急關注後作出的。繼上週12國政府罕見地聯合發表的聲明後,國際人權聯盟和中國人權今天發出一份 非政府組織的聲明 ,要求關注自2015年以來中國人權狀況的惡化。12國政府的 聯合聲明 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哈珀大使宣讀,代表美國、愛爾蘭、英國、澳大利亞、德國、荷蘭、...
11月18日,在聯合國此次審議中國遵守《禁止酷刑公約 》情況的第二天會議上,中國代表團以其慣用的嫺熟方式來回應禁止酷刑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專家提出的具體問題:列出長長的、文不對題的統計資料;列舉官方的法律法規;在描述實際做法時大而化之、籠而統之,沒有衡量進展情況的標準或基準;並強調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以此作為其資訊不全或制止酷刑措施不夠的藉口。此外,中國採取一個新的手法是強調文化差異,將其法律中缺乏對酷刑的全面定義歸結為中文的“酷刑”難於與公約中內容廣泛的酷刑的概念相一致。 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多次作出不合情理、有損於其信譽的回答。舉例如下: 單獨關押不是一種處罰措施, “...
河南鄭州民運人士董廣平不堪國內警方對他及家人的迫害和騷擾,攜妻女逃亡到泰國,並獲得聯合國難民保護身份,但10月28日在曼谷被移民局警察抓捕。董廣平的妻子撰文講述丈夫的經歷及家人的遭遇,呼籲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救援,呼籲泰國政府不要聯合中共作惡遣返其夫。 董廣平妻子谷書花的呼籲 董廣平,中國在押政治犯(CPPC號00156),是我的丈夫,1958年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河南省鄭州市人,曾為警察,民主公益人士,2001年曾因參與民主政治活動被當局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入獄三年,2004年出獄後仍恪守民主理念,要求當局平反“六四”,走民主憲政之路;2014年2月2日,...
今天在日內瓦,40名中國政府的代表面對聯合國獨立專家,就中國執行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的情況接受了3個小時的尖銳提問。今天的會議開始了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對中國遵守條約義務的第五次審議。 委員會的9名成員深入研究了中國幾乎每個領域履行公約責任的情況,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以及其他為防止酷刑所採取的措施(根據參加審議的專家不得參與對其所屬國審議的規則,委員會中的第十名成員——一名中國籍成員,被要求棄權)。 委員會專家們的提問,不僅包括酷刑的實施和為有效地防止它所採取的措施,如由於暴力行為在關押中死亡的數字和是否有統計數字顯示禁止酷刑的法律被執行;...
今天,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在日內瓦就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女性權利的進展情況提出了一系列尖銳的問題。委員會的獨立專家們在與中國代表團全面交換意見時,提出了許多製度上存在的問題,其中包括: 對民間社會的限制和騷擾; 受害者訴諸法律的途徑和司法獨立; 女性知情權和信息的可獲取性; 對少數民族、農村婦女、女同性戀者、雙性戀女性、跨性別女性以及殘疾女性等弱勢群體的歧視;以及 對法律和政策實際落實情況的具體評估。 在回答專家們所提出的具體而有依據的問題時,中國代表團的回應避實就虛,著重從形式上的法律、政策和落實機制來回答問題,並列舉了各種數據。但是當問及殺嬰行為及其他敏感話題時,...
自4月下旬開始,獨立中文筆會榮譽理事高瑜女士、理事劉荻女士、會員胡石根等人相繼與外界失去聯繫,律師浦志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郝建等人遭警方抄家,浦志強更被以“涉嫌尋釁滋事罪”刑事拘留,獨立中文筆會就此發表聲明,呼籲國內外各界密切關注中國言論自由持續惡化的狀況,敦促中國有關當局遵守中國《憲法》第35條和中國政府已簽署的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切實保障公民的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等基本人權,立即查明這些失踪人士的下落,如已拘禁則應立即無條件釋放。 独立中文笔会关于荣誉理事高瑜和理事刘荻等会员先后失踪的声明 2014年5月6日 独立中文笔会深为担忧,...
5月8日,聯合國在日內瓦審議中國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規定義務的情況。在審議中,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的獨立專家們向中國代表團提出了一系列根源於現行體制、完全是由制度造成的人權侵犯問題。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提出的主要問題有:中國在審議前提交給委員會的國家報告中對民間社會的諮詢有限;鎮壓維權人士;腐敗模式及對司法的影響;戶籍制度對享受平等權利的影響;反家庭暴力立法起草情況;以及強迫拆遷等做法對不同性別的影響。 如同往常一樣,中國代表團在答復中以統計數字和引用法律政策條文來表明其取得了進步,並不斷強調中國的特殊“國情”,用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可採取不同發展模式來進行辯解...
5 月8 日,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由18名國際專家組成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將審議中國履行其義務以保護和促進《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所規定的一系列廣泛權利的情況。這將是聯合國對中國履行該公約情況的第二次審議。 今天,在非政府組織向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成員作簡報的會議上, 中國人權 發表 聲明 ,促請委員會把審議的重點放在中國的腐敗問題上;這個問題是中國履行公約時的主要挑戰(見下面摘錄)。 中國人權 將在現場密切關注5月8日的審議會議,並即時以推特推出審議的重要內容。 “腐敗”將是審議中可能提出的最敏感的問題之一。委員會在審議前給中國的“ 問題清單 ”上,...
由十個著名的人權組織組成的國際評委會評選出 2014年馬丁∙恩納爾斯人權捍衛者獎 ,已故維權人士 曹順利 成為該獎的三名獲獎者之一。10月,評委會將在這三名獲獎者中再評選出該獎的“桂冠”得主。這個獎項旨在表彰那些面對巨大的個人風險而仍致力於人權事業的維權人士。 曹順利由 中國人權 提名,她是該獎歷史上第一個獲得這項榮譽的已故人士。該獎授予曹順利,除了表彰她在推動中國官方透明度和公民的勇敢參與和奮爭外,還反映了國際組織對要求獨立調查曹順利死因、追究當局報復維權人士罪責的強烈支持。 曹順利是中國越來越多的以法律為武器從事公民維權行動的代表性人物,...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即將召開之際,杭州律師王成在網上發出呼籲聯署要求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即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公民“權利”主張書》。 “主張書”說,《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是世界公認的最低人權標準,中國政府已經簽署該公約多年,如國務院再繼續拖延不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恐無顏面對世界各國政府,更無資格自稱“人民政府”;立即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順應世界潮流吸收現代政治文明、保障人權建設現代憲政民主國家,已成為全體國民的最核心價值共識,是化解社會矛盾的必由之路,當然也是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自然法定義務,絕不容再有任何拖延! “千萬公民大聯署”...

頁面

訂閱 聯合國